• 欢迎来到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检察院!
  •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业务
    检察业务
    【媒体关注】照亮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 衡阳检察构建残疾人群体法治保障同心圆
    时间:2025-05-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千云)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 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深化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衡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衡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开展回访活动,深入走访司法救助对象及困难残疾人家庭,送上关怀与支持,推动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机制共建,织密残疾人权益保障网

    近年来,衡阳市检察机关与残联持续完善“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协同模式,针对残疾人案件特点建立线索共享、快速响应、多元帮扶机制。

    2024年10月30日,市检察院、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司法救助案件中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协作办法(试行)》。该办法共17条,主要从制定办法的必要性、重点救助对象、多元化救助措施、案件线索发现和移送、常态化联络、联合回访、培育优秀典型案例等方面,就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强化对司法救助案件中残疾人保护力度,优化协作配合机制等提出具体措施

    2022年以来,全检察机关共办理残疾人司法救助案件64件,救助人数65人,发放救助金54.6万元。

    多元协作,构建长效救助机制

    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检察机关依托与残联建立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回访等机制,对因案致残、因残返贫的特殊群体实施动态关注,通过“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多元模式,推动救助从“一次性经济援助”向“持续性社会支持”升级。

    珠晖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件中,发现未成年人小菲(化名)被重度烧伤(重伤二级),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其争取医疗费用,市、区两级检察机关联合向小菲发放司法救助金6万元同时,将线索移送市残联,帮助小菲申请残疾等级鉴定、落实康复补贴,实现“司法救助+社会关怀”无缝衔接。

    蒸湘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被害人小莉(化名)长期被家暴、遭丈夫遗弃,其患有精神分裂,被认定为精神二级残疾,又罹患乳腺癌,急需手术和化疗。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立即通过“绿色通道”联合向其发放司法救助金4万元,并联合残联、妇联为其提供多元帮扶措施。

    延伸服务,暖心回访传递法治温度

    为进一步巩固司法救助成果解决当事人实际生活困难,提升司法救助质效,515日,市、区两级检察机关与残联,深入小菲小莉家中,开展司法救助回访,通过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被救助对象的生活现状、康复情况以及司法救助金使用效果,并为其送上生活物资等慰问品。同时,市残联从残疾人司法救助专项经费中分别向小菲、小莉发放16000元、8000元慰问金,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感谢检察官和残联同志一直记挂我们,救助金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现在生活慢慢好起来了”,回访中,小菲及小莉家人连声道谢。

    衡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廖雪森表示“残疾人权益保护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检察机关将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残联的协作,推动司法救助从救一时之急解长远之困延伸,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

    衡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宏指出“司法救助是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防线。我们将与检察机关共同完善帮扶链条,让残疾人不仅感受到公平正义,更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国助残日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承诺。检察机关与残联的协同发力,以法治力量为残疾人撑起“保护伞”,推进构建残疾人群体法治保障“同心圆”。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拓宽救助覆盖面、优化服务模式,让更多残疾人都能平等参与、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业务

    【媒体关注】照亮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 衡阳检察构建残疾人群体法治保障同心圆

    时间:2025-05-20  作者: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千云)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 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深化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衡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衡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开展回访活动,深入走访司法救助对象及困难残疾人家庭,送上关怀与支持,推动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机制共建,织密残疾人权益保障网

    近年来,衡阳市检察机关与残联持续完善“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协同模式,针对残疾人案件特点建立线索共享、快速响应、多元帮扶机制。

    2024年10月30日,市检察院、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司法救助案件中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协作办法(试行)》。该办法共17条,主要从制定办法的必要性、重点救助对象、多元化救助措施、案件线索发现和移送、常态化联络、联合回访、培育优秀典型案例等方面,就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强化对司法救助案件中残疾人保护力度,优化协作配合机制等提出具体措施

    2022年以来,全检察机关共办理残疾人司法救助案件64件,救助人数65人,发放救助金54.6万元。

    多元协作,构建长效救助机制

    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检察机关依托与残联建立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回访等机制,对因案致残、因残返贫的特殊群体实施动态关注,通过“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多元模式,推动救助从“一次性经济援助”向“持续性社会支持”升级。

    珠晖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件中,发现未成年人小菲(化名)被重度烧伤(重伤二级),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其争取医疗费用,市、区两级检察机关联合向小菲发放司法救助金6万元同时,将线索移送市残联,帮助小菲申请残疾等级鉴定、落实康复补贴,实现“司法救助+社会关怀”无缝衔接。

    蒸湘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被害人小莉(化名)长期被家暴、遭丈夫遗弃,其患有精神分裂,被认定为精神二级残疾,又罹患乳腺癌,急需手术和化疗。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立即通过“绿色通道”联合向其发放司法救助金4万元,并联合残联、妇联为其提供多元帮扶措施。

    延伸服务,暖心回访传递法治温度

    为进一步巩固司法救助成果解决当事人实际生活困难,提升司法救助质效,515日,市、区两级检察机关与残联,深入小菲小莉家中,开展司法救助回访,通过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被救助对象的生活现状、康复情况以及司法救助金使用效果,并为其送上生活物资等慰问品。同时,市残联从残疾人司法救助专项经费中分别向小菲、小莉发放16000元、8000元慰问金,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感谢检察官和残联同志一直记挂我们,救助金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现在生活慢慢好起来了”,回访中,小菲及小莉家人连声道谢。

    衡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廖雪森表示“残疾人权益保护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检察机关将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残联的协作,推动司法救助从救一时之急解长远之困延伸,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

    衡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宏指出“司法救助是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防线。我们将与检察机关共同完善帮扶链条,让残疾人不仅感受到公平正义,更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国助残日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承诺。检察机关与残联的协同发力,以法治力量为残疾人撑起“保护伞”,推进构建残疾人群体法治保障“同心圆”。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拓宽救助覆盖面、优化服务模式,让更多残疾人都能平等参与、共享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