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副主任 刘静
当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家园,8岁的依依(化名)失去了母亲,自己也被烧伤为重伤二级。破碎的家庭、无法兑现的赔偿,绝望如潮水般涌来。这时,一束光穿透阴霾——检察机关伸出援手,联合多部门为依依搭建救助桥梁,为这个伤痕累累的家庭托起生的希望。面对因火灾事故致残的未成年人,检察机关积极加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机衔接,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帮助,请听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副主任刘静讲述——
今年春节前夕,我与省、市检察院的同事们一同走进医院病房,为司法救助对象依依(化名)送去慰问金。
病床上,8岁的依依脸上还带着手术后的痕迹,但眼神清亮。她的父亲李某某紧紧攥着我们的手,哽咽道:“是司法救助给了孩子活下去的希望……”这一幕,让我不禁回想起一年多前那个令人揪心的案件。
2023年8月1日凌晨,位于珠晖区东风路的一间机械加工店失火,违规的“多合一”搭建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店主唐某某一家五口深陷火海,年仅7岁的依依全身35%以上严重烧伤,生命垂危;她的母亲不幸离世,外公唐某某重伤致残。无奈的是,唐某某因无赔偿能力,依依一家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
初次走访时,这个家的困境刺痛了我们:依依后续治疗费用不菲,未满两岁的小女儿嗷嗷待哺,父亲李某某独自扛起全家生计,42万元医疗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年幼的依依蜷缩在病床上,烧伤创面触目惊心——可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依依怎么办,我们这个家怎么办,请检察官帮帮我们!”李某某眼神灰暗,面带痛苦道。
“绝不能让受害人因案致贫!”基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及时救助理念,经衡阳市、珠晖区两级检察院共同研究,决定依职权立即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经我院查明,依依系农村地区困难未成年人,符合最高检“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工作重点救助对象。我院控申部门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变“依申请救助”为“依职权主动救助”,市、区两级院同步开通“绿色通道”,紧急为依依发放救助金。
“谢谢你们送来的‘救命钱’!”李某某的眼中有了一点光亮。
我们立即安慰道:“依依的手术要紧,后续我们再想办法。”
司法救助金发放后,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多次开展救助回访,跟进各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我们区院组建青年干警志愿服务小组持续关注依依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
但单靠一笔资金,远不足以支撑这个破碎的家庭,依依漫长的康复之路仍在继续。我们没有松劲放手,而是继续抓好跟进,力争提升救助工作质效。这时,我们想到了市检察院与市残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司法救助案件中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协作办法(试行)》,一场跨部门接力救助就此展开。
我们积极与残联、民政、教育等部门沟通,合力为依依提供最大限度的帮扶。残联将依依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发放专项慰问金,将其纳入长期帮扶对象;民政部门为其发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金及残疾人生活补贴,将其全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教育局减免依依的课后服务费并发放助学金;妇联将其纳入“出手吧姐姐”公益项目帮扶对象;医保部门协助解决相关医疗费用。
此外,我们还联合心理咨询师开展创伤干预,帮助依依尽早走出心理阴影,并为她申报了“检爱同行”司法救助公益项目,确保她的教育与成长能够持续得到社会关注。
“谢谢叔叔阿姨们,我是不是很快就要好了呀!”最近的一次走访中,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的依依咧开嘴对我们笑了。法律不仅是利剑,更是为弱者遮雨的伞,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重量。我似乎还看到,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空的乌云正在渐渐散开。
目前,依依后续治疗费用短缺、生活困难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通过手术治疗,依依未愈合的伤口已经结痂,肢体功能也慢慢恢复。
今年2月8日,李某某将绣着“正义之光照心田,司法温情暖人间”的锦旗送到我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他欣喜地告诉我们,依依已重返校园,昔日里爱笑爱闹的小女孩又回来了。
更让我们欣慰的是,该案入选《湖南省检察机关与残联组织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检残协作模式已在全省推广,将有更多因案受困的群众得到帮扶。
回望此案,我深切体会到:司法救助绝非“发钱了事”,而是要以“求极致”精神织密保障网。我们依托内部线索移送,变“被动申请”为“主动救急”;通过跨部门协作,把“一次救助”延伸为“长效帮扶”。当孩子父亲含泪说出“法律有温度”时,我更加坚信——司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明辨是非,更在于让绝望者重拾希望,让每一束正义之光都照进生活的裂缝。
讲述人: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副主任 刘静
当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家园,8岁的依依(化名)失去了母亲,自己也被烧伤为重伤二级。破碎的家庭、无法兑现的赔偿,绝望如潮水般涌来。这时,一束光穿透阴霾——检察机关伸出援手,联合多部门为依依搭建救助桥梁,为这个伤痕累累的家庭托起生的希望。面对因火灾事故致残的未成年人,检察机关积极加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机衔接,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帮助,请听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副主任刘静讲述——
今年春节前夕,我与省、市检察院的同事们一同走进医院病房,为司法救助对象依依(化名)送去慰问金。
病床上,8岁的依依脸上还带着手术后的痕迹,但眼神清亮。她的父亲李某某紧紧攥着我们的手,哽咽道:“是司法救助给了孩子活下去的希望……”这一幕,让我不禁回想起一年多前那个令人揪心的案件。
2023年8月1日凌晨,位于珠晖区东风路的一间机械加工店失火,违规的“多合一”搭建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店主唐某某一家五口深陷火海,年仅7岁的依依全身35%以上严重烧伤,生命垂危;她的母亲不幸离世,外公唐某某重伤致残。无奈的是,唐某某因无赔偿能力,依依一家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
初次走访时,这个家的困境刺痛了我们:依依后续治疗费用不菲,未满两岁的小女儿嗷嗷待哺,父亲李某某独自扛起全家生计,42万元医疗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年幼的依依蜷缩在病床上,烧伤创面触目惊心——可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依依怎么办,我们这个家怎么办,请检察官帮帮我们!”李某某眼神灰暗,面带痛苦道。
“绝不能让受害人因案致贫!”基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及时救助理念,经衡阳市、珠晖区两级检察院共同研究,决定依职权立即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经我院查明,依依系农村地区困难未成年人,符合最高检“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工作重点救助对象。我院控申部门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变“依申请救助”为“依职权主动救助”,市、区两级院同步开通“绿色通道”,紧急为依依发放救助金。
“谢谢你们送来的‘救命钱’!”李某某的眼中有了一点光亮。
我们立即安慰道:“依依的手术要紧,后续我们再想办法。”
司法救助金发放后,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多次开展救助回访,跟进各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我们区院组建青年干警志愿服务小组持续关注依依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
但单靠一笔资金,远不足以支撑这个破碎的家庭,依依漫长的康复之路仍在继续。我们没有松劲放手,而是继续抓好跟进,力争提升救助工作质效。这时,我们想到了市检察院与市残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司法救助案件中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协作办法(试行)》,一场跨部门接力救助就此展开。
我们积极与残联、民政、教育等部门沟通,合力为依依提供最大限度的帮扶。残联将依依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发放专项慰问金,将其纳入长期帮扶对象;民政部门为其发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金及残疾人生活补贴,将其全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教育局减免依依的课后服务费并发放助学金;妇联将其纳入“出手吧姐姐”公益项目帮扶对象;医保部门协助解决相关医疗费用。
此外,我们还联合心理咨询师开展创伤干预,帮助依依尽早走出心理阴影,并为她申报了“检爱同行”司法救助公益项目,确保她的教育与成长能够持续得到社会关注。
“谢谢叔叔阿姨们,我是不是很快就要好了呀!”最近的一次走访中,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的依依咧开嘴对我们笑了。法律不仅是利剑,更是为弱者遮雨的伞,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重量。我似乎还看到,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空的乌云正在渐渐散开。
目前,依依后续治疗费用短缺、生活困难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通过手术治疗,依依未愈合的伤口已经结痂,肢体功能也慢慢恢复。
今年2月8日,李某某将绣着“正义之光照心田,司法温情暖人间”的锦旗送到我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他欣喜地告诉我们,依依已重返校园,昔日里爱笑爱闹的小女孩又回来了。
更让我们欣慰的是,该案入选《湖南省检察机关与残联组织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检残协作模式已在全省推广,将有更多因案受困的群众得到帮扶。
回望此案,我深切体会到:司法救助绝非“发钱了事”,而是要以“求极致”精神织密保障网。我们依托内部线索移送,变“被动申请”为“主动救急”;通过跨部门协作,把“一次救助”延伸为“长效帮扶”。当孩子父亲含泪说出“法律有温度”时,我更加坚信——司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明辨是非,更在于让绝望者重拾希望,让每一束正义之光都照进生活的裂缝。